• 日期:113年04月26日
  • 今日人次:15910
  • 總人次:44583073

尊重在地聲音啟動更名討論、教育局澄清中山國小絕無滅校、去中化 針對鼓山區中山國小成立更名推動小組一事,高雄市教育局今天(28日)表示,中山國小更名係尊重在地聲音,依法成立推動小組,蒐整地方意見與循序評估可行性,教育局澄清絕無涉及滅校與去中化。 中山國小因原學區學齡人口持續下降,由高雄市政府規劃自101年起至105年進行遷校作業,挹注超過新臺幣4億2,800萬元在美術館鄰近龍水里規劃可容納60班規模的新校舍,於104學年度開始招收龍水里新生,並於105年2月正式搬遷至新校區,過程中即有龍水里社區居民陳情反映遷校變更校名等議題。 教育局表示,中山國小成立推動小組係依「高雄市各級學校變更學校名稱作業要點」程序進行,完整程序依序為「成立推動小組,擬具更名計畫書」、「召開公聽會」、「經校務會議通過」、「檢附更名書面資料向教育局提出申請」。中山國小於遷校後依在地社區居民陳情依法成立小組來推動更名評估程序,是對社區居民意見的尊重與合法作為,透過完備的程序與機制來蒐集各方意見、開放對話與討論,並評估更名之可行性,也是促進公民參與,凝聚社區、校內共識的歷程。 教育局強調,中山國小無論是否更名,皆無所謂「滅校」的問題,遷校後的中山國小面對的應是保留歷史精神,以及結合在地特色,讓辦學上能有更好的發展,學校依法定程序傾聽在地聲音,尊重地方民意與凝聚共識,即使決定更名,仍會保留中山國小歷史精神與內涵,教育局充分了解校友對原校的感情與歷史記憶,但不要被不實訊息誤導,目前進行的都是意見徵詢,更名與否,未來仍要通過校務會議決議程序。 高雄市國中小更名的學校共有5所,包含95年楠梓區和平國中、和平國小順應在地民意改名為後勁國中、後勁國小;97年小港區海汕國小遷校後改名為紅毛港國小(前鎮區);100年那瑪夏區的三民國中因縣市合併後與三民區三民國中同名,改名為那瑪夏國中;106年杉林區民族大愛國小更名為巴楠花部落小學等。 另有關高雄市議員質詢提出中山國小更名是校名去「中」化的質疑,教育局表示,高雄市轄內以「中山」、「中正」為校名的學校共有10校,包含高中職5校(中山高中、中山工商、中山大學附中、中正高中、中正高工)、國中1校(中山國中)、國小4校(鼓山區中山國小、鳳山區中山國小、苓雅區中正國小、鳳山區中正國小),教育局尊重學校歷史脈絡與在地特色發展,並無所謂政治介入、強迫改名去中化之情形。 高雄市於105年1月20日頒訂「高雄市各級學校變更學校名稱作業要點」,鼓山區中山國小因校名與其他學校相同或近似易混淆(鳳山區中山國小)、遷校至美術館地區、校名不足以代表地方特色等符合法規可申請更名要件,再加上遷校地點係參加重劃土地的所有權人們共同負擔的抵費地,故於接獲民眾陳情後依規定於106年9月30日自行成立校內推動小組來進行更名陳情的研議,後續依法將召開公聽會蒐集民意,並將民意資料與評估結果提送校務會議討論,相信經由理性的溝通與討論,定能找出兼顧歷史情感與尊重在地特色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