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14年07月04日
  • 今日人次:24208
  • 總人次:55334257

美感教育成果論壇/從「美感與理念-從教育行政中的每一課」,談體制內如何推動美感教育 教育部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行美感教育成果展,以「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為主題,將3年來美感教育的歷程化為成果。成果展於上週日(8月26日)辦理「美感與理念-教育行政中的美一課」論壇,論壇由交通大學社會人文學院院長曾成德教授主持,邀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范巽綠局長、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吳光庭教授、交通大學總務長張基義教授、交通大學建築所凌天教授與談,「體制內如何推動美感教育」,現場並熱烈討論校園美感改造的相關契機與推手。 活動自8月23日至9月9日,期間還有多項美感論壇與工作坊開放報名,鼓勵各校師生、親子前往參觀體驗。 科技日新月異,訊息瞬息萬變,美到底怎麼學?又如何教?透過論壇與談人的分享,深刻了解到美是學習最好的驅策力,透過觀察、體驗,能有方法的去生活中領略與實踐。 吳光庭教授擔綱美感教育電子書的開發,並身兼成大藝文中心主任與建築系主任,身跨藝術、文化與設計的推動,其表示美感教育人人能學習,應該弭平城鄉差異,更認為美感並非見仁見智且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老師願意改變教學思維,透過討論,美感教育能帶領孩子建立判斷能力。 范巽綠局長從政策面現身說法,分享其在教育部擔任政務次長時推動「新校園運動」與「永續校園」到從高雄市「新校園運動5.0」、「前瞻幼兒園」、「創意遊戲場」、「校園閱讀美學站」等計畫,致力於打造未來新世代的學習空間。其又推動「我的美好午餐」計畫,結合美感、環境、飲食教育三面向,讓營養午餐微笑餐桌成為學生最幸福的食光。這一連串校園美感再造,讓世代未來主人翁在安全健康的友善場域中樂活成長、玩出未來。 交通大學總務長張基義教授,從改造交大美感校園案例談起, 透過「建立共識、減法原則、信任專業、建立品牌」四項理念,翻轉交通大學一向給人科技、理工的冰冷印象,成功營造美感校園。其更表示只要能從細節做起,一點一滴都有改變的可能。 交通大學建築所凌天教授,帶領研究生到小學生,深入台灣街市與田野,踏查紀錄地方美學。透過照片拍攝,重新檢視身邊習以為常的環境,透過觀察看見城市的美好。 范局長表示教育局此次特別與美感核心小組共同舉辦工作營,鼓山高中、林園國小與交大何震寰老師進行地方美感與數位創作工作營;而行動學習學校苓雅國中與五甲國中則和凌天老師將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主題進行環境踏查與創作。 教育局亦已規劃辦理實踐式的教師增能,讓每位教師能夠有方法、有系統的帶領孩子,從「生活與學習」出發,將「美」化為具體的經驗,建構屬於高雄市熱情、多元的城市美學本位課程。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0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