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14年07月09日
  • 今日人次:35218
  • 總人次:55536257

龍肚國小暑期「引」水思源生態研習營登場囉 大熱天的暑假,學校三申五令禁止孩子到危險水域、野溪、水圳游泳,但玩水不僅消暑更是認識在地環境最棒的方式,於是有了「龍肚生態營」的構想! 今年龍肚國小的生態營就以「「引」水思源」為主題。帶領孩子探索校園幾個生態池及學校稻田灌溉用水的水源頭。 在鴻松主任帶領下,孩子沿著生態池及環繞在校園四周的水圳上巡,找到竹子門發電廠發電後的餘水分流到各地的圳水,透過引流、埋管、噴泉,水由明圳進入暗渠,再從地上湧出,引「水」到農田,滋養了這塊土地,由於溝渠都在山麓谷邊,孩子們驚奇連連! 接著是沛溪主任的認識野菜,在圖片分享後,小朋友來到後山生態園區,昭和草、咸豐草正茂盛,蔓延在已收割完稻田裡的甕菜空心菜正鮮嫩,水圳旁的野薑花成了鮮美的湯料理,在浩肇老師指導烹飪下,中午孩子們享用了一頓美好野味餐。 中午飄來一陣雲,孩子們若有所失,深怕午後雷陣雨取消了溯溪的機會,還好,雨沒下來,大家來到學校旁邊的上坑河。在河岸上有一個湧泉,是鄰近的住民浣衣的地方。在一片河川水溝化的今天,上坑河得天獨厚的保留了自然的河道,兩岸寬闊的河堤,天然的溪水,涵養了各種生物的棲地,因近日連續的下雨,水流川息,雖雜草叢生,但不減大家下水的興致。 學校特別邀請蔡佳育老師帶領大家溯溪、觀察溪流生態,有的孩子衝鋒入水,有的不黯水性,頻頻抓著春妙老師,但當同學們從水中撈起澤蟹、田蚌、溪蝦時,每個人都躍躍欲試了,更讓大家驚喜的是發現珍貴的高體鰟鮁,牠和田蚌形成緊密的共生關係,是水域環境的指標性魚類。原來大自然就是一個教室,生物多樣性就在四周。 這次生態營有遠從日本來的聰子同學,她說:「好高興來參加,有如探險之旅,我好喜歡吃野菜,味道好好!」也有來自北市實小、高雄屏山的小朋友,因為回外婆家度假,來到龍肚,即使衣服沾滿了泥土,感覺回味無窮。除了白天,還有晚上的夜間觀察與蛙調,正期待著登場。 撈魚撈田蚌釣青蛙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河川更是農村的生命之源,活動中,我們不忘提醒孩子隨時撿拾溪裡的垃圾,我們冀望透過水的探尋,引「水」思源,從在地出發,帶孩子一起關注河川與生活的連結,護一條水岸花香的龍肚河。 001 (1).jpg 001 (2).jpg 001 (3).jpg 001 (4).jpg 001 (5).jpg 001 (6).jpg 001 (7).jpg 001 (8).jpg 001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