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14年07月04日
  • 今日人次:23667
  • 總人次:55333716

高雄市教育局、環保局聯手推校園空污防制課程,培育教師研發空品課程、建構學生安全健康的學習空間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環保局於今明(23、24日)兩天在小港區中山國中舉行「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物連網教師研習」,鼓勵「高雄市空污防制聯盟」學校教師積極研發空氣品質教育課程,讓課程結合實踐實驗方案改善空品,建構保護學生免受空污侵擾的校園,還給學生安全健康的學習空間。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環保局107年聯手推動「高雄市各級學校推動空氣污染防制行動計畫」,其中空品教育師資培訓相當重要,經由高雄市環境教育基金補助,今天與明天在中山國中舉行「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物連網教師研習」。 接續今年4月23日甫辦理完畢之「107年度校園空氣品質教育種子教師增能培訓研習」,此次教師研習除邀請高雄科技大學環工系洪崇軒教授、李家偉副教授,解說空品監測理論及空污防制學理外,更安排動手做空氣監測模組設備內容,推動自造教育應用融入課程與教學,教師們將自造一個教室用空氣品質偵測盒子,除了即時顯示空氣資訊外,也會將所有的資訊上傳至雲端平台,透過電腦或是手機也可以讓學生知道教室內空氣品質情形,環境資訊公開並與自造與環境教育結合。 除自造教育的課程外,本市推動「高雄市各級學校推動空氣污染防制行動計畫」亦包含了環境資料蒐集與環境改善策略研擬等,教師透過研習活動將結合自造創客精神與物聯網等,持續培訓空氣品質教育種子教師,強化校園師生對空氣品質之認知及重視,以共同努力提升環境品質、守護自身健康,臻至「學用合一」目標。 教育局長范巽綠表示,教育局成立「空氣污染防制推動小組」,負責規劃本市空氣品質教育推廣事宜,各聯盟學校也單獨成立「空氣污染防制執行小組」。為了推動校園空氣污染防制課程與實踐,在環境改善部份,針對空污嚴重區域建置樂活運動館(站),幼兒園分三年規畫裝設空氣清淨機,在師資培訓部份,辦理校園空氣品質教育種子教師及空氣品質監測與物連網教師研習,未來希望能推廣深耕成立空氣品質教育與資源中心,配合養工處實施綠美化計畫,加強校園空氣品質宣導活動、拍攝校園防治空污動畫影片、結合 APP 推播系統,將相關空污訊息及活動即時發布,提升學校成員對於空污防制之認知、態度與素養。 中山國中校長田佳立表示,空氣污染來源眾多、成因複雜,因此空氣污染防制措施應多管齊下,透過自造教育示範中心教師推廣研習活動,教師自造簡易空氣品質感測器,及通訊模組傳輸,提供即時PM2.5監測資料資訊,就能夠取得全台灣各個空氣品質監測站所測得的空氣品質狀況,讓學生上室外課前均能預先準備,減少因空氣污染和 PM 2.5 問題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隨著對於空氣品質的關注程度增加,考量技術及成本可行等因素,將感測器融合到課程裡,藉此影響校園內師生對空污環境意識,並培養學生反省、思辨及實踐空氣品質教育的素養,形塑愛護環境之優質公民。 01.jpg 02.jpg 40137.jpg 40141.jpg 40142.jpg 401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