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期:114年07月04日
- 今日人次:26757
- 總人次:55336806
|
「八指妹仔」用客家語寫生命故事 高市教育局國教輔導團「閩客原文本寫作集」出爐
7歲時一場意外遭到斷指,獅甲國中客語薪傳老師黎懷襄,自小就被人指點喚做「八指妹仔」,不以自身缺陷感到自卑,她用8指克服英打、珠算,將自己客家母語熱情分享在教學,從中走出陰霾、找到快樂;她的客語教學豐富多元丶包括現做的客家美食、點心、客家藍染等,以及自己的生命故事都是教材,吸引學生走進教室學客語、喜歡客語,她的故事被寫入今年高雄市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出版的「傳承—高雄市本土語言文學文本寫作集」,勇氣與積極向上精神,希望分享與激勵更多的人。
高雄市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本土語言組,近年致力於推動教師參與「本土語寫作」,藉由教育部公布的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用字與拼音,來讓教師用電腦寫出本土語文章,傳承本土語文化;今年出版「傳承—高雄市本土語言文學文本寫作集」,由本土語小組藉由規劃研習課程,聘請「閩客原」三個族群的寫作專家,引導教師們寫出自己的感想與故事,再經由專家審稿後,集結成寫作集。
書中呈現閩、客、原三個族群的老師們,屬於自己的情感與教學故事,有閩南語21篇、客家語4篇、原住民族語3篇,共計有28篇,每一篇都是動人的生命樂章。包括高雄市獅甲國中客語薪傳師黎懷襄的「八指妹仔」;一甲國中、路竹國小曾啟茂老師,用閩南語寫出自己家鄉故事「竹跤寮的咯雞蛇」與東排灣族鎮北國小老師蔡永登,以原民語寫出的「冰箱的肚子很大」原民語文學創作等。
「上課時,學生總會好奇問我手指的事。」在高雄市8所國中小擔任客語薪傳老師的黎懷襄說,她會告訴學生,自己幫了倒忙;7歲時在阿公家原想幫忙將地瓜葉放絞碎機絞碎後餵豬,右手卻不慎捲入,那時右手食指、中指與無名指遭絞斷,是阿公騎了一個小時的腳踏車,才將她送到醫院急救,但最後只有無名指被接回。
她告訴學生,該有的年齡,作該有的事,不懂,不會的,要請問長輩,千萬別自作聰明,誤人誤己。還有,絕對不能嘲笑有肢體殘障的人,他們也不願意。自己從小8個指頭,常被嘲笑,被排擠,那種感覺,很辛苦;客語課程有著生命教育的啟發,也讓學生們體會與瞭解包容與尊重的重要。
黎懷襄老師的「8指妹仔」作品,敘述自己七歲時因為一場意外事故,造成她右手兩隻手指斷掉,人生也因此起了非常大的變化,小時候她覺得生活中的悲傷、艱苦,總是比快樂、歡喜還多,直到讀高中受到英文打字老師孫月芳的鼓勵,才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無法以正常人的方式學英打與珠算,她努力學習用8指打字、撥算盤,那截被接回的無名指,輔助了斷掉的食指、中指,每分鐘能打超過50個字,珠算拿到2級,也學會用3指寫出一手好字。
將自己客家母語熱情分享在教學,黎懷襄接受自己的缺陷,比別人更努力學習成為客家語老師,為了吸引學生學客語,她用客家美食、點心等多元豐富教材,從中導引學生學客語、喜歡客語,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曾經因為人生的意外,自卑與喪失信心,她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寫出來,希望激勵更多的人,找到勇氣與積極向上的精神。
另在一甲國中、路竹國小服務的曾啟茂老師,是用閩南語寫出自己家鄉的故事「竹跤寮的咯雞蛇」,是一篇富有趣味性的寫作。內容說著路竹當地有一個「竹跤寮」,出現了一種頭像雞,尾巴很像臭青母的「咯雞蛇」,只要看見牠的人,都會化成「血水」,但其實那只是當時大人不希望孩子們到「竹跤寮」裡面玩,所「創造」出來嚇唬小孩的故事,內容既緊張又懸疑,讀後有趣與耐人尋味。
鎮北國小的蔡永登老師是東排灣族,嘗試將原住民族語現代化,例如「冰箱」,原住民族語本來沒有這種用語,蔡永登以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拼出「pingsiang」語詞撰寫文章,寫出「冰箱的肚子很大」的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寫作成果對於學生的學習,以及老師教學很有幫助。
01 (1).jpg
01 (2).jpg
01 (3).jpg
01 (4).jpg
01 (5).jpg
01 (6).jpg
01 (7).jpg
01 (8).jpg
01 (9).jpg
01 (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