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14年07月03日
  • 今日人次:36119
  • 總人次:55517175

榮耀高雄,全國科展榮獲縣市第三名, 范巽綠局長呈獻獎座,陳菊市長嘉勉鼓勵 高雄市教育局於今年第57屆全國科展表現優異,榮獲縣市團體第三名。高雄市今年共有35件作品參展,總共獲得30個不同的獎項,獲得縣市團體獎第三名。教育局長范巽綠於今天(12日)市政會議上獻獎,受到陳菊市長期勉鼓勵。 本市科展團隊參賽作品共有35件(國中小25件,高級中等學校10件),比賽分個別獎、民間機構獎、學校團體獎及縣市團體獎。大會個別獎計有24件,包括第一名5件、第二名2件、第三名7件、佳作7件、最佳創意獎3件及民間機構獎6件,總計獲得30個獎項,另學校團體獎,高雄中學榮獲全國第一名;明華國中榮獲全國第三名。 高雄中學榮獲學校團體獎全國第一名的殊榮,得獎件數最多,沈子耕同學研究的主題是「波濤洶湧的酒杯」,主要探討不同玻璃杯,以及玻璃杯內液體對於玻璃杯共振現象之影響。研究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先從閱讀相關文獻開始,經由盧政良及高執貴老師引導,上網找期刊論文,以及學會如何讀原文論文,並學習利用數學軟體模擬論文上的理論模型。沈子耕表示參加科展研究是一個很棒的歷程,可培養出許多科學的能力,超越課本的知識自我學習。 獲得大會獎第一名名單如下:國小組方面,高師大附中-國小以「找頭「序」—Flat cube的平移遊戲的解法之探討」獲得數學科第一名;而新莊國小以「美麗多變─校園遷粉蝶之探討」獲得生物科第一名。國中組方面,明華國中以「斷尾球「生」~探討羽球羽毛對飛行的影響 」獲得物理科第一名。高中組方面,高雄女中以「「陽極」變魔術,「鈦」舊換新 --以陽極處理法探討TiO2奈米管最佳形成與應用」獲得工程學科(二)第一名;中山大附中以「光與熱—再探葉下珠上舉運動的特性」獲得植物學科第一名。 高師大附中-國小數學科得獎作品〈找頭「序」—Flat cube的平移遊戲的解法之探討〉,由歐志昌老師指導,利用無數的午休時間與課程空檔,犧牲週休假期,潘佑禔同學不負眾望完成不可能任務。Flat cube是一套個人的桌遊卡遊戲,卡片有6張,但卡片的位置卻有八格,需每次移動兩張相鄰的卡片,將卡片排成相鄰的邊為同顏色才能是完成連結的依據,可自製自主變換、豐富多樣的益智數學遊戲。 新莊國小劉昱彣、蔡少纁表示很慶幸有陳嘉雯、曾健評老師的指導及帶領,使團隊更快進入狀況熟悉研究,也很感謝同伴的互相支持與鼓勵。從校園裡出現許多美麗的嬌客遷粉蝶,師生們陸續飼養遷粉蝶幼蟲,開始進行遷粉蝶觀察飼養。榮獲第一名也是啟動更多學習的開始,我們獲邀參加總統府與中研院的小小科學家座談,感受科學家對科學與求知的熱情。期許自己也能持續保有好奇心,享受求知的樂趣,讓科學研究可以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力。 明華國中的作品為斷尾球”生”─ 探討羽球羽毛對飛行的影響,隨著世界球后戴資穎在羽球場上發光發熱,同為校內數理研究社成員的陳品文、邱健紘與宋品孝三位同學,也從平時練習的羽球上發現了羽毛差異,在指導教師吳德儀及陳晏閔的指導下,自行製作出小型的垂直風洞,搭配獨特的測量裝置取得飛行時的數據,更設計推進器配合高壓噴射方式取得飛行軌跡,得到了羽球羽毛只要經過修剪可降低側向力,增加飛行穩定度,大幅提升了破損羽球的利用價值。 高雄女中在第五十七屆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勇奪工程學科二第一名,代表選手獲總統召見嘉勉,並獲選於中研院代表致詞和參觀。此次奪得該獎項乃由一位高一學生林品汝同學獨力完成,在雄女黃秀霞校長大力支持以及王俊豪、陳佳琪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嘗試以陽極處理法用二氧化鈦奈米管分解有機汙染物,更自行開發新型降解儀器。據此次得獎同學林品汝表示,在研究當中遇到很多困難點,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電壓電流穩定問題,她使用自行研發的調整電壓、穩定電流之方法,讓二氧化鈦奈米管達到最大的分解效率。 中山大附中謝瑾安、吳怡蓁同學表示:感謝黃翠瑩、謝宜和老師在他們面臨困難及退縮時,契而不捨的鼓勵,才有今日的成果,遇到問題困難時也不要輕易放棄,試著多和老師、同學切磋,精益求精,才會更上層樓。在約六年的長期觀察下,為更深入瞭解光與熱的環境因素對葉下珠植物上舉運動的影響。我們運用3D列印技術提高自製顯微鏡的品質並製作控溫箱來操弄溫度的變因。 教育局范巽綠局長今日率領本市科展團隊代表,高雄中學、高雄女中、高師大附中、中山大附中、明華國中、新莊國小6位校長陪同,於本市第341次市政會議獻上縣市團體獎第三名獎座,陳菊市長公開表揚嘉勉本市各級學校及教育局多年來對科學教育的努力,並且期待持續將研究熱誠延續,讓高雄的未來更美好。 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