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14年07月08日
  • 今日人次:36955
  • 總人次:55495947

高雄高工拍出「雄中自衛隊」歷史新意 「228事件七十周年紀念活動之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活動,於今天在高雄中學與火車站願景館舉行,活動為了紀念當年英勇的雄中自衛隊故事,並弘揚學子單純熱心的善舉,希望將此義舉推展至現今社會,此次活動宣傳短片的拍攝團隊,就是來自高雄高工的4位青年學子。 擔任此片導演的楊崇侑同學說,參與製作「雄中自衛隊」遊行活動宣傳短片,讓他們4人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剛開始進行企劃時,對還是學生的4人來說,各項條件都很缺乏,帶給他們非常大的壓力,尤其議題備受注目,讓他們不斷面臨企劃的瓶頸;4人好幾次都想過要放棄,但最後抱著一個想法與理念,就是他們拍的不只是一個宣傳影片,是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聲音做出對歷史新的詮釋,從想放棄最後決定堅持到底,完成這部「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的短片。 高雄高工近幾年來致力於微電影製作的推廣,104學年度承辦高雄市電影文化推動發展計畫之【劇本創作研習班】,邀請到國寶級郭南宏導演全程授課,郭導演本身為雄工校友,對提攜後進經驗傳承不遺餘力,該活動不僅雄工的學子受惠,更廣邀到高雄女中、三民高中、福誠高中、瑞祥高中的師生共襄盛舉。 雄工在105學年度更成功申請到高雄市跨域課程拼圖計畫,在「高雄學」議題上著墨耕耘,以「高雄影像誌」和「港都建築MAKER」雙課程進行,希望以影像紀錄與模型創作,培養學子愛鄉愛土的情懷,連續的微電影製作拍攝課程,不但拓展了學子在藝術方面的視野,更啟迪了在藝術上有夢想的學子放心築夢。 此次的任務是拍攝紀念「228事件七十周年紀念活動之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影片」,製作團隊係由高雄高工3年級4位同學組成,分別是擔任導演的楊崇侑,以及鄭啟豐、黃廷睿與陳志翰(圖由左至右)。 影片在前製期間,4人蒐集非常多的資料,也詢問過很多的老師,完整地了解事件過程,這使原先對此段歷史陌生的他們,了解到一件事,即「雄中自衛隊」的目的是那麼單純,只為了保護那些需要被保護的人;4人也朝著這個方向去塑造影片,不僅帶給觀眾一個印象,也同時去體會歷史、感受當時的心境。 楊崇侑同學就讀雄工電腦機械製圖科,卻發現非自己興趣,後來卻一頭栽進電影的奇幻世界,在參與了104年學年度高雄市電影文化推動發展計畫劇本創作研習班課程時擔任班代,表現傑出。拍攝第一部微電影並參加愛學網校園微電影徵集,成功入圍,勇奪佳作。後更被邀請至教育廣播電台接受採訪,讓他勇於築夢的心志更加確定。楊同學想要拍更多的微電影來表示自己對社會的看法,用影像來呈現社會萬象,讓大家去重視社會議題。 另拍攝成員之一的黃廷睿同學,英挺的外型更擔任此片的主要演員,表示這次的活動使他成長很多,也同時讓他看到歷史經歷的軌跡,佩服前人為保護民眾所做的奉獻。團隊中另一位編劇陳志翰同學也有提到,這次影片拍攝使他了解到公民議題,以及現今嚴重的種族問題,使他想要深入了解這其中的事件。 另一位成員鄭啟豐同學在經歷了高中三年的學習,更加確認文學是他未來的方向,他放棄原先就讀的電腦機械製圖科,積極鑽研文學,以國文學系為他日後努力的方向,他認為這不單單只是拍攝短片,更是學習的過程,閱讀歷史不僅學得歷史知識,更能深入運用於現今社會,使我們的思維前進一大步,希望能有更多機會讓學生參與公眾議題與活動,使學子學習更加有趣及多元化,感謝學校(雄工)這幾年辦理規劃了許多有趣的課程與活動,讓我們不是僅由課本中學習,而是親身體驗,走向課本外更寬廣的世界。 成員之一的陳志翰同學表示,也是在誤打誤撞進了雄工電子科後,發現非自己興趣,經過一番摸索,他決定放棄理工,轉考藝術類科。陳同學表示,會選擇音樂和攝影是認為它是具有強大渲染力的傳播媒介,音樂更是能取代言語,直接與心靈溝通。 4位同學說,電影「破風」中有一句電影台詞,「做一些別人覺得不應該做的事,人生就不一樣」,也因此讓4個人堅持到底,畢業前,共同挑戰完成了一個心願。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